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发app|大发app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大发app|大发app

来源:大发app2022-02-28 17:48

  

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作者:程曼丽、赵丽芳(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围绕中华文化深耕细作,构建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围绕中华文化深耕细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在传播内容上围绕中华文化深耕细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比如,要结合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又如,要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新时代,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仍然没有改变。只有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才能有效统筹资源力量,充分发挥集合效应,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特别是要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采用贴近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重视发挥海外华人、海外中资企业、国际友人等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讲究国际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把握国际舆论话语权,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尊严形象。

  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客观、真实、生动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当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国际化传播平台发生深刻变革。其中,以5G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赋能国际化传播平台发展,形成了全新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分发方式,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撑。同时,各国民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日益向新兴媒体、移动传播等方面转移,这也对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媒介技术、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抓住先进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布局新型传播平台,积极运用5G等信息技术开展新闻传播实践,持续提升媒体内容传播效率,形成多渠道、精准化的国际传播。加快移动端传播平台建设,创新短视频、微视频、云直播、语音播报等多元信息发布形式,吸引更多国际友人讲述“我眼中的中国”,更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研究掌握传播平台的发展趋势,推动传播策略全面迭代升级,打造更多受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互动式新闻产品,通过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径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大发app

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囤药不如囤“好身体”【防疫小贴士】(76)******

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用药

是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

下面

请专家来进行解答

应对新冠病毒

有“特效药”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无论是西药、中药,都不存在“特效药”,更没有“神药”。一般患者用普通的感冒药即可,也不用特别追求哪一种药,包括“三药三方”,当地产的常用感冒药也完全可用。

  感染新冠病毒后,严格意义来说,中药和西药的作用只是辅助治疗,帮助减轻一些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转为重症的风险。即使“小分子特效药”,它的机理也只是抑制病毒复制,并不能根除病毒。而且,这类药的治疗窗口期比较窄,只在感染后的5天内有效,且不宜与他汀类药物等联合使用。

  感染新冠病毒后,用药时一定要理智,合理用药,还要有些耐心,药物发挥作用要有一定时间。切记没有神药,没有特效药。更忌有病乱服药、无目的联合用药,反而容易产生药害。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因此,囤药不如囤“好身体”。调整好身体状态,注意休息,适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才是顺利度过感染过程的最重要因素。

什么情况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能否自行服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但仍然有少数感染者,包括老年人尤其是没有疫苗接种的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基础病者可出现重症,或诱发基础病加重。

  我国第九版诊疗方案建议,对重症高风险人群应用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目前有三种抗病毒药物,其中新冠单克隆抗体,需要静脉给药,只能在医院住院使用。另外两种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物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合剂和阿兹夫定。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合剂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适应证人群是轻型和普通型,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常常口服多种药物,如使用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还有些药物相对禁忌使用,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阿兹夫定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使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也要慎用,因此,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病毒药物

可以用于预防性治疗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高龄老人,尤其是有基础病、没有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属于高风险人群,面对疫情要早发现早干预。一些口服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可以在发病或感染得到明确诊断后尽早使用,一般在5天内使用。

  这类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存在与其他不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因此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研究显示,这类药物不能用于预防性治疗,对重症患者的效果也不明显。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健康中国、新华社、央视网、央广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厂区被完全摧毁 核心区现巨坑

  • 十分钟趣味心理学入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发app“下一个深圳”?中国买家爆买金边房产
2023-08-14
大发app美两艘军舰擅闯台湾海峡 美太平洋舰队发表嚣张声明
2024-03-31
大发app为啥刚起床就会觉得累?
2024-04-22
大发app民政部:北方暴雨75人死亡失踪
2024-05-18
大发app 大师都力推的家常菜,超下饭!
2024-04-11
大发app如何炒股才赚钱?给股市小白的三条忠告
2023-07-18
大发app刘诗诗产子!被吴奇隆低调宠爱的她曾说不想当慈母
2024-05-30
大发app 一加7Pro欧洲售价曝光 定制屏幕/皇帝版售价超6000元
2024-04-23
大发app光明日报:中国网文何以成海外读者新宠
2024-05-18
大发app从轻处罚,法院为何仍对“乐清失联男孩”母亲判实刑?
2024-01-26
大发app外媒:冬奥村里的美食丰富好吃又营养
2023-12-30
大发app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2024-04-17
大发app 银隆否认大股东诈骗新能源补贴,系政府扶持资金已被转移
2023-09-11
大发app 中纪委机关报:为讨好上级将副职叫正职是“语言贿赂”
2023-07-14
大发app福州包机迎接首批返岗务工人员
2023-07-06
大发app俄图拉市电视塔现冰墩墩灯光秀,为俄奥委会选手加油
2023-10-20
大发app小米高管谈5G:功耗高信号差
2024-02-18
大发app1713家公司业绩双增长 2018年十大"成长王"现身
2024-05-08
大发app公安部打击电影侵权盗版违法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251人
2023-07-18
大发app广西百色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9例
2023-12-02
大发app 阿圭罗破门曼城1-0伯恩利 夺冠在望
2023-10-22
大发app身上的黑痣也可能是癌?
2024-04-16
大发app情侣吵架变为肢体冲突 男子当街飞踹掌掴女友
2024-01-16
大发app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实
2024-05-30
加载更多
大发app地图